校园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是办好大学最重要的精神资源和无形资产,也是学校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努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对形成优良的校风,增强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师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三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国内外高校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紧紧围绕学校发展使命和目标愿景。以精神凝聚为基石,以理念创新为核心,以形象塑造为平台,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行为规范为表征,着力推进学院的核心竞争力。为学院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强大的精神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目标:
从我院实际出发,通过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形成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管理制度科学民主、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校园环境优美舒适,既充满生机活力又彰显鲜明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
三、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优先、重在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紧紧围绕学校的发展战略和实际情况,系统规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
四、建设规划及举措:
(一)环境文化建设(牵头部门:宣传部 责任部门:总务处)
1、园林文化
①立足现有条件、放眼长远,聘请专业人士对学院现有空地、园地进行系统规划,科学分配,用心设计。在绿化上利用“笋子林”这一地名特点,取“竹”象征高尚品节的传统文化内涵,选植各类竹子,如墨竹、方竹、罗汉竹等。力求做到集竹之大成,形成我院一大特色景观;并将其思想内涵融入人才培养。
②选植林木花卉搭配得当、疏密有致。道路两旁增植蔷薇、迎春、香樟、垂柳,园内选植部分如日本樱花、金桂、观赏桃花等珍品花卉。
③在充分保证安全的前提,开发校园西南面的两片荒坡,修建小路、长廊,充分利用和突出“鱼梁河”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取“梁”象征担当的传统文化内涵,融入学院育人理念。
④依据学院主要学科专业特点,在院内显目位置(药研所门外草坪、教学楼之间),设置具有较高文化品位和思想内涵的小品雕塑。(如以“竹笋”、“呵护生命”为主题的小品;南丁格尔、白求恩塑像等)。
⑤改造修缮教学楼之间雨天积水路面。
⑥改造现有校门,设计建造一座庄重、大气、具有独特风格的校门。
2、墙廊文化
统一布局和规范内容,分期分批在各教学楼、学生宿舍走廊、办公大楼、运动场、篮球场等位置设置具有文化内涵、思想道德教育意义的图画和名人名言。
3、铭牌、宣传栏、标语牌
在进入校门适当位置设立“校区分布指路牌”,在主要路线及醒目位置增设宣传栏。
4、引入视觉识别系统(VIS),对学院各种视觉因素进行全面统一规划和设计。将学院的办学理念、文化特质、学科专业特点等抽象因素转换为符号概念,并将其固定下来(如校徽、校名及标准字体、颜色等);在公文、信笺、公务用品、环境布置等方面规范使用和宣传,使环境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层次。
(二)制度文化建设(牵头部门:院办、党办 责任部门: 各部、处、系、室、中心)
1、坚持和完善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重大问题决策机制,努力形成统一领导、分工合作的工作运行机制。
2、围绕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学校定位、办学特色、教育理念、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进一步修改完善学院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制度制定程序,结合实际调查论证,注重制度的科学、合理和可操作性;深化人事制度建设,规范进人程序,建立健全招聘考试、面试制度;科学制定教职员工薪酬福利制度,聘用合同制度,健全和完善内部工作考核体系、竞争机制和奖励机制。
3、加强师资管理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考察、教学科研、学位 晋升 、职称评定、考核奖励制度。培养一支有事业心、责任心、进取精神的师资队伍。
4、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调整、设立、健全学院内设机构,深化管理制度改革。理顺关系,明确职责,逐步建立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培养、管理、考核、监管的配套机制。建设一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廉洁奉公”的高素质管理干部队伍。
5、建立健全“三全”育人的工作机制,创新思维,不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推进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为主导接受教育。
6、坚持依法治校,把依法治校提升为办校理念和治校方略。构建科学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的学校管理体系,完善校务公开、审计、纪委监察和干部问责的联动体系。
(三)精神文化建设(牵头部门:宣传部 责任部门:总务处、工程处、学生处、学工部、团委)
1、完善图书馆、阅览室、网络教室的设施设备,充实藏书量,使之成为师生汲取文化精神食粮的重要场所。
2、在办公大楼左右两侧设立“八荣八耻”、“做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大学生”巨幅标语;逐步完善运动场、篮球场、教学楼走廊等位置的励志标语牌和崇尚道德的标语牌。
3、在校园内分片设置部分固定座椅,供师生休息。在部分洗手间增设镜子、文明如厕用语。
4、建设学院“室内运动中心”、启动校医院的装修工程,筹备建立“校史馆”,创建工会“职工之家”。
5、修建教师宿舍,改善师生交通条件。
6、加强对学生社团组织的领导工作,支持和规范学社团开展健康向上、风格各异的社团活动;开展社团工作评比活动,重点培养优秀社团发展。
7、整合学院文化资源,在学生中,教职员工中开展不同层级、不同形式的、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社会公益活动、自愿者服务活动。不断创新活动方式和内容。
8、定期举办各种文化艺术讲座和培训班,不断提升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层次,在此基础上努力推出具有较高思想内涵和艺术水准的“活动精品”。
9、大力提倡尊师重教,尊师爱生的文明校风,鼓励和引导教职工自觉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识教风上率先垂范;利用文体活动及其他方式加强师生之间联谊互动,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10、推进文明教风、文明学风建设,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文明教师、文明学生评选表彰活动。
11、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条件成熟时开办院刊,充分利用校园网、院刊、广播站,为师生开展文化思想交流提供条件,并以此为窗口展示学院发展成果和精神风貌。
12、完善学院校训、校歌、校徽内容及形象标识。
五、保障措施
1、统一思想,明确责任。全体教职员工必须充分认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部门要明确自己的相关职责,制定工作实施计划,努力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
2、强化组织领导。由学院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直接领导此项工作。领导小组每学期召开1—2次专题会议,专门研究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3、加快建设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的设施设备,保证相关工作和活动的正常开展。
4、根据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开展的实际需要,调整充实相关机构的设置和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
5、列入重点预算项目,确保资金落实。
中共贵阳医学院神奇民族医药学院委员会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日